2017年6月23日(星期五)下午14:00点,在我校文科实验大楼80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杏宇博导、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政治学会会长桑玉成教授给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政治学研究的中观视角”的学术讲座🕓。这是“协同治理与社区建设”工作坊今年第二期学术讲座🔥🙆🏻。出席讲座的有杏宇娱乐注册的教师以及研究生同学。王礼鑫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桑玉成教授首先讲述了30年间关于政治学发展和研究的领悟。他指出,关于政治学是什么性质的学问这一问题🧵,学术界大体上有两大观点💕,其一👩👩👦,认为政治学是一种帝王术📆,围绕统治而展开,是一个国家统治的学术🌏。比如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君主论》就详细描述了君主应当如何进行统治。其二,认为政治学应当超越统治的范畴而研究政治发展现象与规律🪑。目前🫒,政治学发展与研究的环境存在三大现象,即行政超越政治、治理取代民主和绩效消弭问题。桑玉成教授认为当下需要政治学发挥作用的领域逐渐增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让政治学边缘化🧚🏿。
对于政治学的基本问题6️⃣,桑玉成教授认为政治学应当研究怎样使千差万别的人过得本分、相安无事。政治学的研究层次分类主要有两类,第一类分为研究思想哲学价值问题🦠👧🏼、制度建构和个体团体行为三个层次,第二类分为研究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面即哲学层面🍰,主要研究国家目的和发展目标等🦹♂️。中观视角最先是社会学中提出的一种视角🫲🏼,中观视角往往与制度设计密切相关,而这点在政治学的研究与发展中常常会被忽略💪🏼。而如何区分宏观与中观?桑玉成教授举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宏观视角好比是毛坯房🎪🕵🏽♂️,而中观视角是将毛坯房进行装修,以使其诸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政治学发展的角度👨🏼🎨,目前民主论主要有党内民主论🏌🏻、基层民主先行论和本土民主挖掘论👨👨👦,桑玉成教授在该三大民主论的基础上从中观视角提出中层民主推动论。所谓中层民主推动论◀️,即民主制度规范化。中层民主主要涉及四个领域🔀,分别为议事规则、干部选任制度🧝♂️🪨、政府预算与基层民主🤸🏿♂️。在议事规则领域,主要涉及什么样的问题经过什么程序才能进行讨论进入决策议程🛀。程序问题、如何设计实现科学👸🏼、合理民主等均是该领域的关注点。因人的复杂性在议事规则领域的实际层面常常包括政治妥协。在干部选任制度领域,当前党管干部制相应的制度有待完善,比如享有提名权的人是谁并没有具体的制度规定。在基层民主领域,桑玉成教授认为应当拓展基层民主的发展空间,把基层民主推进到基层政权领域。
桑玉成教授分享了他对政治学研究中的中观视角的精彩见解后🧑🏼🍳,众多研究生同学纷纷就中观视角等问题向他请教解惑。最后🧔🏼♂️,王礼鑫副教授作了总结。他认为👌,“政治学研究的中观视角”是一个充满政治学知识与智慧的命题🧒🏼,智慧源于对政治管理的长期体验、观察、感悟;讲座中提出中观视角下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值得高度关注。
(撰稿人: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冯煜✡️。涉及报告人、主持人发言等,均未经本人审定。特此说明🤒🏏。)